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

文 献 综 述

 

 

 

(黑体,小二)

 

 

 

学生姓名 (宋体,四号)  指导教师

 

分    院          专业名称

 

班  级         学  号

 

 

 

年    月   日

 

 

………………文献的综述 (黑体,三号)

 

一、引 言(黑体,三号)

 

(宋体,小四)

 

二、标题(黑体,三号)

(宋体,小四)

 

三、标题(黑体,三号)

(宋体,小四)    

 ……

 

文献综述例文

《Java语言程序设计》微课程学习平台后台设计与实现的文献综述

 

引言

关于“微”的遐思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微”既有“细小,轻微”的意思,又有“精深奥妙”的解释。不得不说,“微博”、“微信”、“微视频”……大行其道的今天,早已经被打上了“微时代”的标签。“微”这个字所代表的意义,必然不是微不足道、微乎其微,而更代表了“微言大义”。微时代下的诸多微功能,不仅给传统的互联网应用带来了革命性的冲击,更在教育领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教师,首当其冲地成为各种功能的探路先锋[1]。

微课程(Micro-lecture)是一种心新型的教学形式,以在线学习或移动为方式的移动教学环节,微课程也一样拥有完整的教学环节。微课程并不是单单是微小的课程,微课程是有完整教学环节的精简有效的教学课程。

什么是微课程?微课程是一种教学视频文件,主要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且内容直接指向具体问题,关注“小现象、小故事、小练习”,主题突出,一课一事,层层剖析。它由文字、音乐、画面、解说等各部分组成。一集微课程长度在3至5分钟,可以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自主学习和巩固自己尚未掌握的知识[2]。微课程学习方法在如今的大数据时代的用途多种多样。 

 一、 微课程研究

1. 国外研究综述

微课程(Micro-lecture)的雏形最早见于美国北爱荷华大学(UniversityofNorthernIowa) Leroy A.McGrew教授所提出的60秒课程(60-Second course)(McGrew1993)以及英国纳皮尔大学T.P.Kee提出的一分钟演讲(The One minute lecture)(kee 1995) Leroy A.McGrew教授将60秒课程设计成三部分:概念引入、解释、结合生活列举例子。

现今热议的微课程(Micro-lecture)概念是2008年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David Penrose提出的(Shieh,2009;关中客,2011)。Penrose认为微型的知识脉冲(Knowledge Burst)只要在相应的作业与讨论的支持下,能够与传统的长时间授课取得相同的效果。Penrose提出建设微课程的五个步骤:罗列课堂教学中试图传递的核心概念,这些核心概念将构成微课程的核心;写出一份15-30秒的介绍和总结,为核心概念提供上下文背景;用麦克风或网络摄像头录制以上内容,最终的节目长度为1-3分钟;设计能够指导学生阅读或探索的课后任务,帮助学生学习课程材料的内容;将教学视频与课程任务上传到课程管理系统(Shieh,2009)。同时,Penrose还认为这将成为一种知识挖掘(Knowledge Excavation)的框架(Open Education,2009),微课程将提供一个知识挖掘的平台,并告诉学生如何根据学习所需搜索相应的资源;允许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有更多的主动权,自主地挖掘所需的知识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并且这种主题集中的微课程能够有效地节约学习时间。但是这种教学模式并非适用于所有课程,如在理解复杂概念方面的课程并不能取得较好效果(Open Education,2009)。

把微课程运用于实践最成功的是可汗学院的“翻转课堂”,可汗学院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把微视频课程按由易到难的渐推方式衔接起来,并设计和配置了相应的练习在微视频里,微视频的内容呈现形式除了真人讲解演示外,还采用电子黑板、卡通动画等呈现形式;在配套的资源建设中,可汗学院为学生提供了知识地图和自定学习计划。知识地图把零散的知识点用网络地图的形式串联起来,使用学生对整个课程结构及“自己学到什么程度了”一目了然。学生自定学习计划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添加用户作为自己的教师,系统自动记录学生学习及测试情况并进行数据分析,学生根据数据分析知道自己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改进学习计划。在学习和测试结束时,网站还制定了一套“成就”制度,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其颁发“勋章”以最大 程度的调动学 生 学 习 积 极性。学生在课前必须预先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并试图自主学习配套的资源,课堂则被用来讨论和作业辅导。这种颠覆传统课堂讲授的教学模式真正为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打开了大门,截止2010年,可汗学院官方网站中短于16分钟的微视频已吸引了高达五亿多人次的播放次数,可汗学院也成为目前国内外最具影响力的微课资源网站之一 [3] 。

 

2. 微课程市场研究

“微课”是一种教学视频文件,主要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它由文字、音乐、画面、解说等各部分组成。一集微课程长度在3至5分钟,可以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自主学习和巩固自己尚未掌握的知识。微课程是一个学生借以学习成长的工具,微课程的提供者是一线教师自己,这里没有多少高深的理论,不用依靠专家,每个学习的主人,都可以通过简单的培训而转变为微课程的开发者,让自己的作品为同行提供借鉴和启发。在这里,每个人既是学习者,也是开发者和创造者。从这个意义上讲,微课程是一种新兴的、受广大教师热捧的、学生喜欢的新型学习模式。[2]微课程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自由学习,补充不足的平台,简短扼要的制作风格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集中注意力,不同普通校园课堂40分钟的集中注意力,十分疲惫。微课程简单轻松,更利于孩子吸收新的知识点,补充普通课堂所遗漏的知识点。

目前微课程的数量不断增多,但是质量远不达标,利用率较低。教师是课堂教学的领军人,掌握学生的水平情况以及课程内容的重点、难点。一线教师创作微课程不但能保证微课程的教学质量,而且能有效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目前很多教师没能把握微课程的基本核心理念以及制作技能,应对教师进行微课程的创作技能培训,使微课程成为每个教师都能创作的教学资源。[5]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微课程这种新型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它以短小精悍、形式灵活等特点逐渐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本文以自2011年—2016年3月关于微课程设计研究的文献为研究对象,从微课程设计的理论基础、设计模型、设计要素等维度进行分析,发现学者们关注微课程的视角已从概念、价值和意义逐步转向微课程的应用对象、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方法等,微课程的资源建设、教学设计和评价体系研究是薄弱环节 [4] 。

微课程虽然简短,但是其制作过程也是如普通课堂一样,甚至更为复杂,需要从普通课堂中提取扼要知识点还有课堂中容易被遗忘的知识点,同样要有完整的教学过程,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接受知识并且吸收,充分利用微课程简短的优点,在这段时间中可以保证学生是注意力集中而且不容易分散。

3. 微课程的发展研究

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社交媒体,以及以开放、共享为理念的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蓬勃发展,微课程教学模式逐渐在全球范围内兴起。在国外,以可汗学院(Khan Academy)与TEDEd为代表的微型网络教学视频的出现进一步触发了教育研究者对微视频等运用于课堂教学的可行性探索。自2011年起,以“佛山市中小学优秀微课作品展播平台”与“微课网”为代表,以及最近为配合上海地区电子书包项目而启动的上海市闵行区中小学微课程设计评比,国内开始了微课程实践层面上的尝试。同时,《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以教育理念创新为先导,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在种种合力的推动下,这种以微视频为核心的新型教学模式引起了教育研究者以及一线教师的广泛关注 [6] 。

张宝辉教授提出微课程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资源,已经初见成效,但还没有很好的实证干预来研究应该如何设计、开发与实施微课程,并与具体的应用情境(如不同学科、不同群体等)进行整合,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正式与非正式学习。但随着以微课程为代表的新型教学资源的不断推行,相信将来会有更为深入的实证研究与实践来解答这些问题[6]。

微课程作为新兴的教学手段,在如今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发展趋势也是逐步上升,我认为这种新兴的教育手段是值得推广传播的,对于新一代的青少年学习是有着巨大的帮助的。

二、 Java语言程序设计学习研究

1.Java语言

Java是一门面向对象编程语言,不仅吸收了C++语言的各种优点,还摒弃了C++里难以理解的多继承、指针等概念,因此Java语言具有功能强大和简单易用两个特征。Java语言作为静态面向对象编程语言的代表,极好地实现了面向对象理论,允许程序员以优雅的思维方式进行复杂的编程[7]。

Java具有简单性、面向对象、分布式、健壮性、安全性、平台独立与可移植性、多线程、动态性等特点[8]。Java可以编写桌面应用程序、Web应用程序、分布式系统和嵌入式系统应用程序等[9]。

Java的语言特点有简单性、面型对象、分布性、编译和解释性、稳健性、安全性、可移植性、高性能、多线索性、动态性。

2.Java语言程序设计教学

分析Java语言程序设计教学设计的概念和模型应用,指出合理有效的课程教学设计能够促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教学技术与教学资源,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10]。

典型的教学设计模型包括:迪克—凯瑞(W.Dick & L. Carey)模型、肯普(J.E.Kemp)模型、史密斯—雷根(P.L.Smith-T.J.Ragan)模型、建构主义环境下的(Constructivist Learning Environment,简称 CLE)模型。

迪克—凯瑞模型采用系统化方法,强调任务中各环节的关系,任务过程中,每一步作为下一步的条件,通过反馈检测是否达到要求。肯普模型包括4个基本要素(教学目标、学习者特征、教学资源和教学评价)、3个主要问题(确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策略、进行教学评价)、10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史密斯—雷根模型把教学设计划分为分析、策略和评价3个阶段。在分析阶段,主要分析学习环境、学习者、学习任务,制定初步的设计栏目;在策略阶段,确定组织策略、传递策略、设计出教学过程;在评价阶段则对设想的教学过程予以修正。CLE模型强调知识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建构的,认为教学设计的重点是学习环境的设计(包括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

教学设计本身不是新事物,每个教师都在做,但是,由于教学内容在改变,教学方法在改变,教学技术在改变,一切都在变化之中,因此教学设计也要适时改变。要在变化中保持规范性和延续性,需要学习理解教学设计的相关理论知识,做好教学设计这项工作[10]。

总结

从资料文献的分析来看,微课程的发展已经较为完善了,学生对于用微课程的学习方式来学习、巩固知识等方面均做了详细的研究。通过以上文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微课程教育的自主性和有效性还需要加以分析,《Java语言程序设计》对于新入门的学生难理解,但是微课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课堂上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容易分散注意力的问题,微课程教育方式在如今的时代背景下,流行已是必然,完全可以更好的发挥教师在传授知识方面的途径,发掘更多学者独到的观点。

《Java语言程序设计》枯燥难入门的语言学习通过以微课程的方式加以传播,学习将变得更有效。

参考文献

[1] 张静然. 微课程之综述[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1):19-21.

[2] 杨俊辉. 浅谈微课程[J]. 现代教学, 2013(3):42-42.

[3] 曾春妹. 微课程研究综述[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17(1):73-76.

[4] 杨东, 贾慧婷. 微课程教学设计研究综述[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9):165-166.

[5] 李巧芳,杨文美. 我国微课程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 理论研究.2013:30.

[6] 张宝辉. 微课的前世今生[J].  开放教育研究. 2013:2.

[7] 李刚.疯狂Java讲义(第2版)[M].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2.

[8] 赵景晖.Java 程序设计[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1-2.

[9] 明日科技.Java从入门到精通(第3版)[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10] 刘彦君,林克正,唐远新,陈德运. 关于Java语言程序设计教学设计的几点思考. 学科建设与教学改革.2015:23.

[11] 张剑平. 现代教育技术[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220-223.

[12] 陈斌. 浅析Java语言程序设计[J]. 科技资讯, 2012(9):9-9.

[13] 刘爽. 国内中小学微课程研究综述[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5(19):18-18.

[14] 朱广萍. 网络课程学习支撑平台综述[J]. 福建电脑, 2006(12):31-31.

[15] 王红. 'Java语言程序设计'课学生能力的培养[J]. 计算机教育, 2007(8s):31-33.

[16]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on Flipped Classroom Learning Model Based on Micro-lesson[A]. Liangtao Yang.Proceedings of 2017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Technology,Management and Humanities Science(ETMHS 2017)[C]. 2017

[17] Research o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Assisted by Micro-lectures[A]. Yu Hang.Proceedings of the 2016 Asia-Pacific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Conference(ELTC 2016)[C]. 2016

[18]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lectures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A]. Yuan-zhen Peng.Proceedings of 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pplied Social Science Research(ICASSR 2015)[C]. 2015

[19] Research on Self-regulated Learning Platform based on Massive Micro-Lessons[A]. Zhou DU,Xiaochun WANG,Hui MA,Deming LIANG.Proceedings of 201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cial Science,Education Management and Sports Education(SSEMSE 2015)[C]. 2015

[20] Thinking on the Problems in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Micro-Lecture[A]. Cong Cheng.Proceedings of the 201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conomics, Management, Law and Education (EMLE 2015)[C]. 2015

[21] Application and research of fuzzy clustering analysis algorithm under 'micro-lecture' English teaching mode[A]. Ying Shi,Wei Dong,Chunyi Lou,Yan Ding.Proceedings of the 2015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areer Education(ICITCE 2015)[C]. 2015